【座談側記】Youth View!在台緬甸青年的公共參與一手觀察

【座談側記】Youth View!在台緬甸青年的公共參與一手觀察

文:Rex(亞洲公共文化協會實習生);圖:Myanmar’s Generation-Z(Taiwan)

這次座談邀請到的是在台緬甸語老師——陳啟明,他同時也是「為台灣聲援緬甸聯盟」(Taiwan Alliance for Myanmar)的成員,啟明要與我們分享他從緬甸語教學轉而投入聲援緬甸人民的過程。

另一位我們邀請到的「張同學」是緬甸在台留學生,同時也是「Myanmar’s Generation Z」的成員,他與我們分享了他在台灣籌辦遊行的經驗及對政變的觀點。

與談人「張育萌」,則是現任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,近年來積極參與東亞的公共事務,要與我們分享青年參政的意義與願景。


座談資訊

【時間】2021.5.19(週三) 19:00-21:00  線上直播舉行

【主持人】黃亮亮|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代理副秘書長

【主講人】

陳啟明|在台緬甸語老師、台灣聲援緬甸聯盟 (Taiwan Alliance for Myanmar)成員

張同學|緬甸在台留學生、Myanmar’s Generation Z成員

【與談人】張育萌|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

【主辦單位】亞洲公共文化協會(Asia Public Culture Association)

【合辦單位】臺灣青年民主協會(TYAD)


5/2 全球緬甸春季革命大遊行。

從老師到反抗者

軍政府統治的日子

啟明回憶童年,當時VOA、BBC等外國媒體都被禁止,不能公開收聽這些頻道。因為一旦被有心的鄰居舉報,就要面臨二十至三十年刑期的「造反罪」。在如此嚴酷的懲罰下,民眾人人自危,因此對政治冷漠、迴避,社會氛圍極度壓抑。

2007年番紅花革命時,軍隊向遊行隊伍掃射的畫面,至今依然留在他的腦海中。如今,高中朋友或失蹤,或被捕,或被槍殺的噩耗接踵而來,加上台灣學生們對政變的關心,讓身為緬甸人的他決定要有所作為。因此,懷抱著「不想再回到過去的日子」的想法,他加入了台灣聲援聯盟。

遊行的意義

「在台灣的這些遊行真的有用嗎?」

啟明必須時常回答這個問題,他解釋,雖然這不是在第一線作戰,但是這些活動能展現出外國人和海外緬甸僑民的支持,讓緬甸人民知道他們不是孤身奮戰,能為他們增添抗爭的動力。像是五月二日的全球串聯聲援緬甸大遊行,便成功引起軍政府的關注,並警告我們「將承擔禁止入境的風險」。

僑民的立場

有些人會質疑,在台的緬甸僑民怎麼對政變反應那麼冷淡?立場保守並支持國民黨?啟明澄清,只有第一代僑民如此。而第二、第三代僑民接觸到台灣民主後,體認到雖然民主無法直接帶來經濟起飛,但能提供比較自由的社會。因此,他們大多積極投入這次運動。

台灣政府的協助

今年四月八日立院通過了支持緬甸的決議文,幫助在台的緬甸留學生延長簽證。對此,啟明深受感動,感謝台灣政府和各界朋友的努力,緬甸人民都有看到!雖然前途漫漫,但未來會持續努力。

同時,他也希望台灣媒體能多加幫忙,讓社會大眾能持續關注緬甸議題。像是邀請緬甸留學生上節目受訪、報導近日頻傳的當街槍殺事件等。

緬甸青年眼中的政變

反抗的理由

為什麼這次政變會引起這麼激烈的反抗呢?張同學認為,因為緬甸青年已經見識過民主自由,不願再回到軍政府統治的日子。所以,這次的抗爭不僅被緬甸人民視為民主化的最後機會,還包含了「最後一次革命」的期盼。

行動目標

張同學也提到,五月二日的聲援緬甸大遊行,除了串聯四十多個國家,為第一線的行動者加油打氣外,還希望能促使國際社會關注、重視緬甸議題。他強調,軍政府早已變成恐怖分子,現在緬甸人民面對的並不是政變,而是慘無人道的屠殺。此外,真正能代表緬甸人民的政府只有NUG(National Unity Governmen,民族團結政府),呼籲各國政府盡早斷絕與緬甸軍方的關係,承認NUG的地位。

對台灣的感激之情

「台灣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政府,期待緬甸未來也行!」

最後,張同學向台灣的公民團體,特別是台灣人權協會,提供資源和經驗的義舉表達謝意。同時,他也鼓勵社會大眾以捐款的方式,幫助緬甸各地流離失所的人們。

青年×政治

青年參政的脈絡

從2018年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成立、2019年反送中運動、2020泰國政變,到今年的緬甸政變,育萌認為一個泛東亞的青年民主聯盟正在成形。據他觀察,台灣的青年在2014年左右歷經了「政治啟蒙」,並開始關注國際上的公民議題。而泰國青年則在2019年,首次用選票實際影響政治,讓第三勢力崛起,建立了合法政府。

他覺得Z世代的青年們,會如此積極的參政,不只是因為網路發達,更重要的是對民主的共同信仰。因為他在跟外國青年討論的公眾事務時發現,雙方總是能在價值觀方面,快速達成「民主、自由、人權」的共識。而這也體現了公民社會在對抗威權時的強大與韌性。

台灣的民主責任

育萌認為,現在光是對中國有戒心,並保持距離,還不足以維護台灣的民主體制。作為東亞地區最早走向民主的國家之一,台灣累積了豐富的經驗,也體悟到民主不會憑空出現,應該要積極地幫助東南亞,對抗中國輸出的威權影響力。

最後,他以反送中運動時的一句口號,為青年參政作註解。

「你惹錯世代了。」

他堅決的說,「我們這個世代不走回頭路,而且十分願意在國際間伸出援手。」


Q&A

請問張同學,你們是如何動員、組織遊行的呢?在過程中觀察到什麼?

張: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在動員上,因為大家都是年輕人,都很想參與。其實,我們舉辦遊行最大的壓力,不是來自政府機構,而是老一輩的緬甸僑民。因為他們不希望讓年輕華僑參與這件事。但年輕人們都清楚自己的目標和任務,不會因此而改變或停下腳步。

在此,我想向老一輩僑民們喊話:時代在改變,觀念也要更迭。

他們在1988年的政變中見識到軍政府的殘暴,所以擔憂家人的安危,也希望我們安分地待到政變結束就好,多數人拒絕資助我們。但我認為,如果現在不挺身而出,那未來緬甸人就沒有反抗的機會了。

陳:為什麼老一輩的緬甸僑民對這次活動會比較消極呢?這群僑民大多經歷了1960年代緬甸排華運動,因此覺得只要安穩生活就好,不要觸碰到政治;同時,他們在1988年的軍事政變中,也目睹了不少烈士的犧牲。又因為他們長期居住在海外,對緬甸的印象都壟罩在這些陰影下,所以他們關心年輕人,不願我們去參與抗爭運動。

但我們這代人,已經體會過軍政府統治,和民主開放的差異,因此,願意積極且義無反顧的投入反抗行動。

台灣政府除了延長簽證、發文譴責緬甸軍方這類被動政策外,還能提供什麼樣的具體作為來幫助緬甸呢?

張:一是承認NUG為緬甸的合法政府,這有助於NUG獲得國際關注;二是希望各界人士意識到,現在緬甸面臨的並不是軍事政變,而是慘無人道的屠殺。

此外,有意提供幫助、熱愛民主自由的朋友,可以用捐款的方式來幫助緬甸人民。目前,有許多年輕抗爭者擔心會牽連親友,而必須四處逃亡、露宿街頭;不少孩童、老人也受到政變的影響而流離失所,急需飲食、醫療方面的援助。

陳:我也呼籲台灣政府承認NUG的合法性。鑒於翁山蘇姬之前處理羅興亞議題的態度,可能有些台灣朋友會對她參與NUG有所質疑。我想澄清一下,其實我們緬甸人民對羅興亞人、華人,都是沒有敵意的。過去十年的緬甸,是處於平行政府的狀態,由軍方、民選政府分治。但翁山蘇姬和敏昂萊的關係一直不好,若當時不配合軍方進行辯護,早在2018年就會發生政變了。

因此,雖然NUG中有翁山蘇姬,不代表未來就一定會有羅興亞人的問題。現在大多數的緬甸人,都願意承認羅興亞人的問題;而少數族群,包括羅興亞人,也大多願意支持NUG。希望台灣的朋友也可以多多支持這個代表緬甸多數人民的政府。

如何讓公民社會持續關心社會議題,而不是只靠「重大事件」的刺激呢?

育萌:我認為關注議題,並不是只是關注事件本身。

對很多人來說,看國際新聞,與看行車紀錄器一樣無感。那要如何對人權、民主這些議題「有感」呢?一方面,源自於恐懼——害怕經歷中國、緬甸的現況;另一方面,則是期望,希望台灣可以突破現況變得更好。此外,我覺得還要回歸到個人生命經驗。

例如,我國三時曾跟著學長姐一起去苑裡抗議(按:苑裡反瘋車運動),家中的長輩得知後極力反對我去參與。當時我忿忿不平,心想:

「為什麼你們沒有看到改變的希望,就要別人跟著絕望呢?完全不給我們這代選擇的權利。」

升上大學後的某次過年,我才得知,一位極力反對我的親戚,曾在戒嚴時期參加鹿港反杜邦運動。當時他的朋友一一消失,讓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,但他卻一直沒有機會向他人吐露心聲。這讓我不禁反思,台灣雖然早就民主化,然而轉型正義的部分是不是有待加強?

最後,當我們面對國際事件時,應該要反覆地詢問自己:「這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」,並努力的去釐清疑惑。在反覆答辯的過程中,我們除了能找到自己的定位,也能確認這個事件之於台灣社會的價值。

對於這次的抗爭,緬甸人民會願意付出多少的代價、承擔多大的後果來換取成功呢?若是最終不幸地爆發了內戰?

張:這次的抗爭,每個緬甸人心中都明白,機會僅此一次。因此,開始有青年組織小型、中型的武裝團體,到周邊國家學習軍事知識。有部分將領也意識到軍方慘無人道的作為,紛紛辭職,加入培訓青年武裝團體的行列。

事實上,緬甸一直處於內戰狀態,大小不一的衝突持續發生,很難說這次會不會爆發大規模內戰。但我相信,如果真的要打仗,這些年輕人絕對不會害怕、退縮。

至於成本,當生命、人權、自由都不復存在的時候,這件事情就不在我們的考量之內了。真要說的話,我覺得疫情就是目前最大的成本。

這次政變會不會是緬甸族群和解的良機呢?

陳:從1948年獨立後到政變以前,緬甸各個族群之間,一直有大大小小的衝突。像緬族人,時常因為不瞭解其他族群的需求、想法,而產生誤會與偏見。其實,在政變之前,我也十分排斥羅興亞人。當時在軍方的洗腦下,我以為他們是從孟加拉邊境偷跑過來的非法移民,因此不願接納他們。

但在政變之後,緬族人——特別是居住在大城市的——深刻體會到,少數民族在小內戰中的無奈和面臨的問題。原本,我不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難民,像是逃難到泰國的克倫族人和流亡到印度的欽族人。而少數民族也以為緬族人都支持軍方的作為。後來才明白是誤會一場,完全是軍政府在強力鎮壓。緬族人對華人也有所誤解,以為他們最終會回到中國去,所以曾經發生過排華事件。但我們緬甸華人在緬甸出生、長大,其實心裡是跟緬族人一樣,希望這個國家能變好。

這次政變是一個機會,讓官方承認的一百三十五個少數民族和華人、印度移民能團結。事實上,華人社群因為排華事件的陰影,本來是不接觸政治的,只要還能經商,誰執政都無所謂。但是在這次政變,他們卻大力支持年輕人的改革,並捐款給青年武裝團體。這也表示當大家意識到共同的敵人後,大家會開始放下成見,共同合作。

台灣政府在這次政變中釋出的善意,會不會影響老一輩緬甸僑民的政治立場和保守態度呢?

陳:從2月政變至今,民進黨提供了較多的幫助,也積極地關懷緬甸的情況。而我跟民眾黨間,曾討論過緬甸的議題。目前只跟這兩個黨有互動。

有些台灣的組織會有刻板印象,認為緬甸來台的華僑對政治比較消極、立場偏藍。事實上,第二、第三代僑民因為在台灣長大,對民主體制有較深的認識,在這次政變中積極參與,並表態支持緬甸民主化。比起藍、綠,這代青年更重視的是「民主」,只要對民主有幫助的黨派他們都願意支持。

像我爸爸就告訴我:

「你要自己做決定。參與這些活動後,你可能再也回不了緬甸。自己考慮清楚。我會支持你的想法。」

因此,我很感謝我的父母,並沒有因為世代想法不同而起衝突,讓我能持續為緬甸發聲。

此外,我們臉書上的粉專,成員也有不少第一、第二代的僑民,都希望緬甸和台灣都能更好。所以請大家不要再抱持著「華僑=政治冷感」的刻板印象了。

張:關於老一輩僑民的政治立場,是有歷史淵源的。他們大多是在國民黨執政時,獲得身分來台的,因此會心存感激地支持他們。這次民進黨、時代力量積極協助緬甸,我相信是能影響他們投票時心中的選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