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參政與當媽媽,都不該讓人變成烈士」島讀人物╳小歐盟秘書長何語蓉

「參政與當媽媽,都不該讓人變成烈士」島讀人物╳小歐盟秘書長何語蓉

文:林立恆(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兼職研究員);圖片來源:「何語蓉Cherry-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」粉絲專頁

 

說到「歐巴桑」,臺灣人的普遍印象是貪小便宜、愛講別人是非、管東管西。然而在2017年,有一群媽媽卻成立了「歐巴桑聯盟」,推出議員候選人,投入2018年的市議員層級地方選舉。

歐巴桑聯盟的成立,可以說是「小民參政」的起點,媽媽們在選戰中發揮出歐巴桑精打細算的勤儉本色,把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,儘管沒有金錢的奧援,同樣打完了選戰,雖然推出的候選人全數落選,但卻讓大眾看到,其實選舉可以有不同的樣貌。

2019年,歐巴桑聯盟決定正式組成政黨,秘書長何語蓉在2016年也是投入選戰的其中之一,她是有兩個孩子的同志媽媽,育兒經驗讓她體會到,如果要改善女性養育的艱難以及未來孩子的生活環境,就必須將這些議題放到政治議程中,從社會結構進行調整。

何語蓉分享了當年參選的心路歷程,我們可以在她的參選歷程中看到,儘管在民主的臺灣,小民參政依然是困難重重。

從生命經驗出發去打選戰

何語蓉並非最早的歐巴桑聯盟成員,聯盟起初是由「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」的夥伴共同組成,親子共學的創辦人是郭駿武、張淑惠夫婦,她與創辦人先前是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同事,因為這層關係,後來也加入了聯盟。

親子共學聚集了一群有教育理念的媽媽們,平常就會討論養育相關的議題,彼此分享當媽媽的經驗,共同感受到臺灣並非是個友善養育的社會,女性從懷孕開始,就要擔心自己可能失去工作,害怕給同事添麻煩,所以不敢請滿產假好好坐月子,又或是回去工作,卻覺得對不起孩子,沒有好好陪在身邊,若是選擇在家育兒,又會感到對不起丈夫,把家庭的經濟重擔都丟給他。生育讓女性感到愧疚。

然而臺灣目前沒有一個支持育兒的政黨,多數的政策僅僅是發放津貼,粗魯地要媽媽們把小孩托給別人照顧,然後返回職場。何語蓉認為生育政策的設計,應該將女性視為主體,而不是生育的工具:

「我們要的是,如果女性想要育兒,她能夠安心育兒而且有尊嚴,她的育兒價值能夠被看見。如果女性想要出去工作,托育系統可以讓她安心工作,而不是讓她感到愧疚。」

從育兒經驗向外延伸的媽媽們,開展出許多議題,例如帶孩子出門散步,開始關心空氣污染的問題,又連結到核電、燃煤的替代問題;帶孩子到公園放電,看到罐頭遊具,開始爭取兒童遊戲權;去戶外踏青,看到溪流沒了,被水泥覆蓋,開始思辨環境與開發的兩難。

媽媽總是會為孩子著想,因為這樣的心情,這群歐巴桑希望能為孩子的未來做一點改變。

小民參政的艱難:保證金、競選經費

何語蓉過去在非營利組織,時常要向政府提出各種訴求,她覺得像是站在場外吶喊,要聚集到一定的人數,公部門才會願意坐下來談。漸漸地,她不想繼續站在場外,就是因為有許多政策在形成的前期沒有公開討論,缺少人民的意見,才會在實施之後造成嚴重的問題。因此何語蓉想要進入到政治權力的核心,改變決策的方式。

2016年,這群媽媽們有了參政的想法,第一步是需要一個名字,用來代表草根的力量,一開始有人就提出了「歐巴桑」這個名稱,有點負面,聽起來也讓人有一點討厭,可是何語蓉覺得這是臺灣女性的美好特質,要把管東管西的精神發揮在公共事務上。

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,歐巴桑聯盟初登場,才知道參選直轄市的議員所要繳交的保證金高達二十萬,縣市議員則要十二萬。那一年歐巴桑聯盟一共推出了二十一位參選人,共需要三百八十八萬保證金。

參選的第一道考驗是籌措保證金,當時歐巴桑聯盟向民眾募款,何語蓉回憶那一大筆錢都是民眾一百、五百的零鈔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,有些是菜市場小攤商的心意,也有民眾拿私房錢過來,說她同樣身為媽媽,她的心情被歐巴桑聯盟聽見,所以願意把私房錢託付給他們。

籌措到保證金之後,參與選舉的感受更加真實,然而繳交了保證金,已經沒有剩下多少經費用於競選,因此歐巴桑們再想出許多妙招,利用舊牛仔褲、舊衣服,製做成競選背心,再用絹印的方式把競選標語印上去。使用過的旗幟,回收做成包包,完全是歐巴桑一點也不浪費的好習慣。

然而跟金援充沛的政黨相較,沒有充足的資金請工讀生,沒辦法擺出站在路口拉票、發傳單的競選大軍,歐巴桑聯盟在這樣的競選模式中很難得到關注,孤單站在路口拉票的歐巴桑候選人,還被誤認為工讀生。媒體公布的民調,甚至沒有將他們的候選人納入調查。

2018年選舉結果,歐巴桑聯盟在全臺拿到八萬多票,一位候選人僅花費十萬塊的競選經費。雖然全數落選,但選舉結果也證實小民參政並非完全不可行,傳統的選戰要花費巨額資金買競選看板、下廣告,要在那短短的一個多月,拼命打造候選人的形象。可是何語蓉經由這次參選感受到,人民或許想要選一個生活在他們周遭的人。

同樣在這次的參選初體驗中,何語蓉覺得臺灣選舉常見的高密度掃街拜票是很消磨人的選舉方式,無論是誰都會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,會讓人失去原本的參選理念,接連而來的是彌補心理,必然會利用政治職務多撈取政治資源。

小民參政的艱難:自我質疑

然而何語蓉覺得,參選最困難的,不是保證金門檻,而是來自社會對女性的否定。歐巴桑聯盟的候選人大部分來自勞工家庭,也幾乎是全職育兒,育兒的價值很難被社會看見,不如知名企業人士那樣光鮮亮麗。何語蓉在參選過程中真實感受到社會結構為女性設下的天花板,她曾聽到質疑的聲音:「女人家出來管政治?有沒有先把小孩管好?老公有同意嗎?」

此外參選也是考驗候選人對自己的信念是否堅定,因為要有勇氣告訴第一次接觸到的陌生人:我的信念值得被實踐出來。

何語蓉也在這次選舉中,重新認識自己,從前在電台主持的工作經歷,讓她不怕麥克風,敢於對公眾發言。但是不同的是身分上的轉換,電台主持人有明確的專業要求,但是成為候選人,她才重新思考自己是誰:

「我是個單親的同志媽媽,我隨時要跟人們出櫃。」

雖然何語蓉不想一直消費這個角色,但參選就會被公眾檢視,2018年公投綁大選,何語蓉公開支持婚姻平權,然而同志與候選人的雙重身分,讓她也受到攻擊。

有一次站在路口,當時還在唸小學的小女兒跟她站在一起,小女兒突然說想回家,因為看到有人騎機車經過,對何語蓉比了倒讚,小女兒心疼媽媽,希望媽媽回去當主持人就好。家人也共同承受了來自社會的指責。

 

參政不是要讓人變成烈士

民主的基本精神是人民能夠共同參與到公共事務的討論中,歐巴桑聯盟在2018年的參選經驗讓我們知道原來小民參政是如此困難重重,但同時也是一次小民參政的示範,找出了一條可行的路徑。

「希望未來在臺灣,無論是參與政治或是生小孩,都是一種自主的選擇,而不是要人有必死的決心,要人變成烈士、變成偉大的人。」

何語蓉認為參政必須是很容易的事,不應該設置門檻將任何人排除在外。2019年歐巴桑聯盟正式組成政黨,準備再戰2022年的選舉,期盼有更多人知道有個這樣的政黨,推動臺灣朝向多元政治邁進。

🔸 本集島讀帶領人:亮亮​
📖 本集島讀人物: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何語蓉 秘書長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​
㊗️ 各大平台登場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請追蹤我們 🙌
iTunes(Apple Podcasts): https://reurl.cc/Ok72aX